(2021年7月31日)
亓 伟
同志们:
昨天,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对15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能够感受到全区抓项目建设的氛围很浓、劲头很足,成效也很明显,相信大家都有所触动、有所启发。希望各街道各部门发扬成绩、正视问题,比学赶超、借势突破,推动全区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全区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一会儿,韩伟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揽上半年的工作,我们干出了先声夺势的局面
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89.98亿元,同比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81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7亿元,增长25.1%;实际利用外资6236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6.2%;引进市以外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70.5%。新增市场主体1.31万户,同比增长5%;市场主体达到16.63万户,位列全市第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快速增长,位于全市前列,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内资项目合同额和项目开工率均位居全市第一;实际到账外资增速全市第一,完成率第二;房地产投资增幅第一,建筑业产值总量第二,建安投资增幅第二;固投增速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第四,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实体经济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工业强区势头强劲。昨天我们观摩的立邦新材料、金基建材、东方雨虹、玉晶玻璃、巴夫洛物流五个实体经济类项目,都位于园区,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6亿、税收2个多亿。这五个项目只是园区擎起发展龙头的一个缩影,观摩途中大家也都看到,目前园区的道路越来越漂亮,干部职工的精气神越来越好,园区整体的发展势头上来了,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今年以来园区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43.4亿元,引进硕士以上人员58人;科佳、中南二期、旭天标识等41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普洛斯、东方雨虹等7个新建项目顺利实施,新增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玉晶玻璃、立邦二期、巴夫洛等项目顺利投产,园区项目建设形成了“签约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商贸兴区优势凸显。北园家居、泺口服装、金牛建材、堤口果品等300万平方米综合市场群加快转型升级。网红餐饮、便民夜市、文化市集等新消费业态迅速兴起,北徐幸福里被授予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项目。我们出台《电商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在全省率先试点1000万元的直播电商流动资金周转金,加快优化电商产业生态,上半年全区网络零售额92.8亿元,占全市网络零售总额的19.9%。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与融创、中铁、中交、中建、中冶等签约泺口古镇片区、丁太鲁黄河文旅片区、药山南片区等32个城市更新项目,合同额904亿元;签约优配车联中国总部、山东省建筑产业化总部基地等产业项目31个,合同额130亿元;新引进并注册外资企业10家,合同额2.2亿美元。重点项目实现突破。今年全区有17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其中省级重点项目8个,项目数量排名全市第四、市内四区第一,取得历史性突破。对45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落实区级干部包挂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截至目前,6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0.16%。10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7.3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0.9%。
二是城市更新强势突破。在一、二季度全市“中优”战略考核中,我区连续两次位列第一名。平台融资能力持续增强。城发和控股两家平台,针对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特点,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为“有多少事找多少钱”,先后融资规模高达68亿元,为全市加快城市更新在政策上趟出了路子。天桥控股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被评为“双A”,融资能力大幅提升。征收拆迁加快推进。把维护群众利益与促进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制定利民、惠民的拆迁改造方案,确保“好事办好”,房屋征收拆迁刷新了一个又一个“天桥速度”。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征收拆迁238.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约270万平方米。像此次观摩的丁太鲁新徐片区城市更新项目,2600余亩非住宅,仅用一个月时间全部完成签约,既拆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精气神,也拆出了新的“天桥速度”、拆出了天桥“两年突破”“跨越崛起”的强劲势头。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加快。坚持“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高标准实施工人新村、天东、北坦等12个片区17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昨天我们观摩的工人新村和天东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及工商河开埠文化风貌带开发项目,整体上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市民群众也是纷纷点赞,可以说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城市美誉度,也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三是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环境有效提升。今年上半年,我们在考核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聚焦治脏、治乱、治差,大力整治店外经营、游商摊点等城市“顽疾”,重拳整治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裸露地面和“露天排放”,深入开展城市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拆违拆临,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全区空气质量改善率连续一年半位于全市前列;在第二季度的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取得了第一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名次的跨越提升。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今年我们先后召开全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大会、深化“放管服”工作座谈会,密集出台《天桥区稳产促产五条措施》《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惠企利民政策措施,创新开展“行政提醒”工作,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站式”服务、“帮办代办”服务,依托“银税互动”“政银企对接”“金融辅导”等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全区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客商信任天桥、选择天桥。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突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化解信访积案18起,“平安天桥”建设深入推进。稳妥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201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两委”换届和配套组织建设。坚决防控重大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四是民生保障扎实有力。18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河道有水工程和开展关爱特殊人群活动2件实事提前完成;10件实事项目完成进度已达70%;6件实事分阶段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教育强区战略大力实施。“智慧教育”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开工建设基础教育设施项目7个,确定名优学校带动发展教育集团5个、学区一体化教学联盟3个、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15个,全区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教育集团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此外,就业、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在发展任务艰巨、发展压力大的情况下,全区上下聚焦“两年突破”任务目标,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实干图强、高效落实,主动破解难题,努力推动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事业方兴日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可喜可贺。希望同志们继续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奋蹄躬耕、实干快干,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二、正确分析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我们要坚定乘势而上的信心
综合分析全区下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可以说是“稳有压力,好有支撑”,全区经济稳中有忧、稳中有险的压力依然存在,但整体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对此大家要有全面清醒的认识。
一方面,要看清差距。从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指标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总量偏小、经济贡献度低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特别是与周边兄弟区县横向比较,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发展定力、久久为功。从投资来看,上半年我区投资总量和增幅增长较快,创了历年新高,但是投资总量仍与先进区县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大项目、好项目太少,特别是对产业发展能够形成龙头带动和链化集聚作用的实体项目不多,部分项目进展不快,有的项目签约后迟迟不能落地实施。从财政收入来看,一方面,我区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受减税降费政策性减收冲击较大,财政持续增收的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今年各项必保的刚性支出较多,财政保障压力突出。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以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主的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增加的问题比较突出。上半年全区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5%,税比仅为69.9%,增幅和税比在全市的排名不容乐观。从经济贡献度上看,我区工业、商贸业规模不大,工业产值、销售额总量相对较小,经济贡献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急需转型升级、有所突破。
另一方面,要坚定信心。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来自于总体向好的宏观形势和战略机遇。上半年全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主体预期向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特别是随着黄河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总体方案》颁布实施,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省会“新十字方针”战略持续深化,这些陆续释放的机遇和政策利好,在给全区市场主体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天桥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信心来自于市委市政府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我区调研指导工作,对天桥的变化、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干部的精神状态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现场答复,对事关天桥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把脉定向和谋划指导,并鲜明提出了“天桥要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把握住机遇,发挥好核心作用,通过努力为济南发展作出天桥贡献”的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天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天桥发展的厚望与期待,也为天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信心来自于我们自身打下的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在统筹规划上做文章,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线六片区”开发建设全面铺开,“中优”发展拉开框架,蕴藏的发展潜力正逐步显现和释放。如果7月份挂牌的486.5亩地顺利成交,我们将实现供地3190亩,成交价款67.6亿元,计划10月份左右再供地2320亩,一旦顺利成交,今年总供地面积将达到5510亩,成交总价款达145亿。此外,据统计,我区目前在建建筑面积已达到700余万平方米,是过去年份的两倍多,而且现在还在持续快速增加。这些地供出去,楼宇、厂房建起来,就会有人、有产业,我们的发展就有了空间和载体、有了基础、有了后劲。这两年来,我们致力天桥蝶变加速推进城市更新,我们举全区之力推进新材料园区高质量发展,我们聚焦黄河国家战略和强省会战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等等,这些都不是短期任务,而是长远战略,需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大家都能感觉出来,近两年来,尤其是今年,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指标普遍实现快速增长,这正是我们凭借水滴石穿的坚守,一茬接着一茬的实干,打下的坚实基础。此外,在征收拆迁、信访维稳、疫苗接种、应急防汛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坚守、不辞辛劳,展现出心系天桥、实干图强的情怀和担当。这些都是我们坚定信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而实现“两年突破”、进而“三年崛起”的底气和动力,希望大家巩固好势头、延续好态势,围绕目标、狠抓落实,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
三、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要拿出强势突破的劲头
现在已经进入三季度,正是一年中冲刺发力的关键时刻,也是出成绩、见成效的黄金时期。大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天桥发展“1339”战略,锚定“两年突破”任务目标,围绕城市更新、产业振兴、打造品质幸福之区三项重点,聚焦发力、高效落实,把各项工作抓到底抓到位,确保干有所获、做有所成,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一)聚焦聚力经济指标调度,做好运行监测。今年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会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基本面不够稳固,受国际贸易争端和大宗商品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困难,不确定性增加,这就更需要强化指标监测,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一要把指标具体化、项目化。干工作,不具体不落实。抓经济工作切忌大而化之、听之任之。各项指标一定要分解到人、到企业、到项目,确保有人干、有支撑。要聚焦年初确定的“十项重点工作”“十大重点项目”,坚持项目化、清单化管理,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明确包挂领导、完成时限、工作步骤,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开展“周会商”“月调度”“季督查”,狠抓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时间节点,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和项目按照既定要求、既定时限推进落实到位。二要加强监测预警,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上半年“四上”单位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经营情况下滑,各街道各部门要加强调研指导,积极到企业开展走访慰问,了解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力服务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要密切关注对全区GDP拉动作用明显的建筑业、房地产业、贸易业等行业指标完成情况,加大对限下样本单位的沟通服务力度,提高限下样本数据质量,巩固优势指标,补足短板弱项,研判经济运行新动向、新变化,确保全区经济保持持续有力增长态势。三要加大入库纳统工作力度。“要报数,先入库”。关于做好“四上”企业入库纳统工作,每次经济指标调度会,我们都反复强调,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统计系统,对于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开展的不是很理想,上半年我们总共上规入库了22家,退库14家,净增仅8家。大家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企业入库纳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抓“四上”企业发展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企业入库纳统工作,确保应入尽入。此外,入了库以后,我们还要确保能报出数来,要充分发挥企业纳统人员奖补措施激励作用,充分调动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相关数据应统尽统、应报尽报。
(二)聚焦聚力实施城市更新,拓宽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做大规模体量、保障改善民生,建设连接省会“中优”“北起”城市新地标的核心抓手和重要引擎,按照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开发改造和保留提升两大类项目,努力打造城市更新样板区。一要加快征收拆迁。牢固树立“没有征迁就没有天桥脱胎换骨变化”和“拆迁出效益”的思想,坚持依法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做好预案、细化方案,集中力量、快签快拆,以大拆迁大改造带动大建设、大发展。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研判、科学决策、搞好沟通,让群众签得放心、搬得顺心、拆得安心。今年要确保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供地3500亩、力争4000亩以上,开工建设300万平方米。这是底线目标,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紧盯目标,能快则快、能高则高,确保年底前超额完成。二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从目前情况来看,老旧小区改造最大的问题还是进度偏慢。时间越长,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负面效应就会越多,群众就会有意见。对此,区住建局、两家平台和有关街道要充分汲取前期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盯紧任务目标,倒排工期、连续作战,统筹做好施工质量、进度和程序上的安排,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要谋划好“后半篇文章”,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物业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老旧小区长效治理的新模式,巩固改造提升成果,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三要着力打造工作样板。围绕打造城市更新的“天桥样板”,着力从“片区规划、政策创新、资金筹措、拆迁供地、老旧小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和群众工作”七个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坚持边推进实施、边完善提升,为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趟出路子、做出示范、创出样板,坚决扛起打造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连接“中优”“北起”城市新地标的使命。
(三)聚焦聚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和“商贸兴区”战略,处理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做好重点产业的培育、转移、承接和延伸。黄河北要以园区为载体加速发展新型高端绿色工业,增强我区产业发展竞争力。黄河南要结合城市更新,做好产业导入和业态培育,同时加快盘活现有楼宇、老旧厂房等存量载体,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实现城市更新与动能转换“双轮驱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一要抓好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工业量质齐升。新材料产业园区要积极抢抓黄河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桑梓组团重大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以高质量为导向,以高增长为目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扬起龙头,建成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地。要聚焦48个建设项目,深化“项目管家”、精准用地和帮代办服务机制,全链条协助企业解决项目规划、手续、供地、建设等方面问题,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要全面提升园区发展环境,优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机制,加快推进华泰路、华丰路东延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依托园区审批大厅,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就近办,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顺畅的服务。同时一定要在盘活存量上狠下功夫,对闲置的土地和场地要进行优化处置,该退出的退出,该替换的替换,该收回的收回,更集约、更高效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二要抓好传统商贸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优势。加快专业市场规范化提升步伐,做好商贸业转型升级文章,发挥好扶持奖励政策的激励引领作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梳理盘活主城区商务楼宇载体,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引进金融保险、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再创服务业新优势。城区街道办事处要不断提升抓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水平,发展思路要坚持项目建设管理与产业优化完善并重,工作重心要统筹城市更新、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产业培育,加快产城一体化步伐。
(四)聚焦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加发展后劲。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没有大的投入,就没有大的产出,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的思想,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不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区委高度重视双招双引工作,研究确定了“152”招商机制,解决“谁来招”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时刻有这根弦,招商引资这项工作没有“局外人”,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招商引资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各自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突出招商重点,树立“科学招商、理性招商”的理念,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拓展“走出去”“请进来”“云推介”等招商工作路径,招大商、招好商,提高招商质量,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落户我区,努力让每一条招商信息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果。要创新招商方式,不搞形式、不摆排场、不装样子,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加快制定修改《合伙招商奖励办法》《总部企业及区级重点企业引进发展支持政策及实施办法》等政策,用活以商招商、用好产业链招商,激发招商活力,提高全区招商工作的专业水平。二要加快项目进度。上半年我区10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7.33亿元,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0.9%,刚刚过半;省级重点项目至今还有两个未开工。对于今年来讲,时间非常宝贵,特别是下半年各种事务繁多,节奏非常快,早一步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慢半拍就可能丧失机遇、处处被动。要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想尽一切办法,能快则快、能赶则赶。对于在建、续建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跟进督导,形成联动机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达效。同时要统筹做好项目谋划和年底全市项目观摩准备工作,围绕新徐丁太鲁、泺口二期、五龙潭改扩建、卓高、永昌等投资热点和重点产业项目,逐一谋划策划,争取谋划一批示范性、引爆性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三要落实要素保障。要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千方百计帮助解决项目审批、落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前介入、特事特办、提高效率,在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创造有利于重大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 “拿地即开工”机制,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力度,积极对上沟通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使用省市统筹土地指标,集中力量破解土地要素保障难题,推进5G通讯、高铁装备制造基地、标识产业园二期、德源电力等优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
(五)聚焦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多次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关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足以看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在各个场合、大会小会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区的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横向与兄弟区县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大家一定要牢记韩伟书记提出的“人人都是天桥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天桥营商环境的美誉度。二要加强城市管理。当前济南市正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抓好今年的城市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各街道各部门要巩固好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势头,紧盯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国道省道、背街小巷、无物业管理小区、农村偏远地区等重点区域,重点抓好生活垃圾收运、道路保洁、河道管理、扬尘治理、渣土管治等薄弱性、易反弹的问题,做足精细化管理的文章,在抓常态、见长效上持续用力,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品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底线工作,坚决管好源头、堵住漏洞,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突出做好入境来济人员疫情防控,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毫不放松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劳动密集型场所等领域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要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和区级领导接访制度,把工作重心从重点盯防转移到“事要解决”上来,以“减存量、控增量”为标准,对新发现的不稳定因素以及老的信访突出问题,集中开展化解攻坚,千方百计促进事要解决。
(六)聚焦聚力打造品质幸福之区,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教育强区等工作,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在天桥生活的更舒心、更安心、更幸福。去年我区的党风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更进一步,前提是我们要把工作做细做扎实,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变化、享受到发展成果。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天成路小学、清河实验学校、桑梓片区等8所老校的改造提升,积极督促协调,追进度、查问题、保工期,确保14个基础教育设施项目早开工建设、早投入使用。深化教育集团化改革,发挥“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品牌名校,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天桥教育的变化,让天桥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成果。二要确保办好民生实事。今年1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涵盖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多个热点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将这些实事落到实处,直接关系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目前进度来看,还有6件实事进度较慢,未完成半年任务。有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标全年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进度缓慢的项目加强调度、跟踪问效,务必高质量完成,确保年初有承诺、年底能交账,向人大代表、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三要打造民生特色亮点。此次观摩的项目中,民生项目占了一定比例,像区疾控中心、四馆、药山公园这些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内可以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对外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竞争力。各街道各部门要统筹做好就业、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以更大的力度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建设一批民生项目,以更快的步伐发展社会事业,把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办好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小事,持续改善民生民计,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志们,两年突破,关键在人;目标实现,重在落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在座各位的严峻考验。希望同志们进一步树立时不我待的发展意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