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天桥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天桥区投资促进局全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天桥发展“1339”战略,坚持党建领航,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深化“152”招商工作机制,探索三实三不”工作法(作风实、数据实、政策实,无事不扰、来事不推、难事不弃),积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招商力量。
(一)坚持党建领航,实干作风促发展
1.压实党建责任,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局党组高度重视党建领航,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促进党建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度融合。细化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进行分解,形成责任明晰、分工明确的党建工作责任链条,进一步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高质量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深化“砥砺奋进·实干招商”党建品牌创建,激励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一线担当作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通过扎实的工作,区投资促进局党支部2020年被评为五星级党组织,并于2021年6月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得到组织肯定。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区投促局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构筑廉政制度基础,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拒腐防变意识。全面贯彻执行党章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文件及相关规定情况,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政治学习每日登顶,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全体干部每天自觉填报积分统计表,有效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3.激励担当作为,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继续推进工作日志、周计划总结等制度,全体干部认真做到日事日毕、提前谋划、有序推进,确保系统、持续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开展“精兵强将攻山头 典型引路夺阵地”科室述职工作系列活动,引导每名干部把工作的标准变成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实在实干实绩”用人导向,结合实际,针对性地区分年轻干部的类型和特点,优化各科室职能和岗位配置,加强后备干部管理工作,在干部队伍中营造见贤思齐、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4.积极“走出去”拓宽项目引进渠道,提升引进项目质效。区投促局以引进优质项目作为中心,积极“走出去”招商,先后赴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厦门、杭州等多地招商,积极对接中移铁通有限公司等20个项目,全年新签约内资项目34个。组织承办市委孙立成书记会见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活动、考察浙江万马集团万马创新园两个活动,请立成书记等市领导见证了中国民营500强万马集团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签署《万马新材料产业基地投资合作协议》。2021年4月份成功举办“选择天桥 共赢未来”等招商推介活动,签约32个城市更新项目,合同额904亿元;签约优配车联中国总部、山东省建筑产业化总部基地等产业项目31个,合同额130亿元。
(二)多措并举做实数据,强化招商运行机制。
1.凝聚招商合力,全区招商引资交出亮眼答卷。作为天桥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区投促局践行实干作风,协同区直有关部门、各街道都跑起来、冲起来、干起来、燃起来,既管好自己的“责任田”,更从全区发展大局出发,打好“组合拳”,积极引进外资项目,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内外资项目引进取得亮眼成绩。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9046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9.6%,位列全市第四名;新设立外资企业23家,合同外资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3.53%;引进市外投资到位资金157.74亿元,完成率101.12%。
2.强化招商运行机制,提升外企服务效能。制定完善我区招商引资考核细则,每月汇总整理考核数据,测算各指标完成情况,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纳入考核,市招商引资最新考核规则要求,梳理内资项目运作的规范性流程,提前对项目进行包装与策划。同时,配合省、市两级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和服务,落实市局“外企直通车”平台开发工作,协助建立了外企库68家和服务大使19人,并根据要求及时完成线上线下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外企直通车”平台进一步了解各企业经营状况和面临问题,与外资企业及时沟通,及时掌握外资到账情况。积极上下联动,凝聚专业考核队伍力量,全面打好“双招双引”考核全年收官战。
(三)稳步推进政策兑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区投促局对企业扶持政策进行了梳理:结合天桥区利用外资工作实际,完善了《天桥区积极利用外资奖励办法》,拟推出《济南市天桥区合伙招商奖励办法》;拟修改完善《天桥区总部企业及区级重点企业引进发展支持政策及实施办法(试行)》。
同时,为吸引更多新企业落户天桥、发展天桥,激励企业高管扎根天桥的决心,区投促局开展2020年度政策兑现工作,前期多次协调税务、财政部门落实归集政策兑现基础数据,共收集173家企业基础数据,通过第三方审计公司审核通过后,明确符合区总部企业及区级重点企业引进发展支持政策的企业25家、符合铁路局集团营商环境政策奖励的企业21家、同时给予济南城建集团一次性奖励,奖励共计3300万余元。与此同时,区投促局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对优配车联项目、济南四建集团给予“一事一议”政策奖励兑现工作,目前已兑现部分奖励,后续奖励正在进一步测算。稳步推进政策兑现的背后,传递出天桥区对企业家的鼎力支持,也由此可见天桥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家们对天桥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四)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享受“贵宾级”待遇
区投促局坚持创新理念,优化服务机制,打造专业化外资项目落地服务链。在外资项目引进上,全程靠前服务,专心服务好企业好项目,凸显实干本色,提升项目引进质效。全力以赴拼外资、引企业、上项目,讲好天桥故事。成立外资项目科,配强科室招商人员,其他业务科室也担负外资项目引进任务,重大项目组织业务骨干成立“帮办工作专班”,专人负责,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提供全面优质的咨询指导服务。同时,区投促局与市投资促进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监管局和中行、农行、招商银行通力合作,积极推行外商投资“四个一”服务模式,即成立一个专班、梳理一套流程、搭建一个平台、协调一次办成,建立高效优质的专业化服务链条。按照“一链办理”全心全意服务企业的工作思路,从工商登记到银行开户、外资入账全链条“一对一”服务,让企业享受“贵宾级”待遇。
(五)创新服务、来事不推,政府“为媒”搭台为企业做产品推介。
2021年3月份,区投促局牵头承办了东方雨虹产品推介会,尝试帮助招商引资企业做大做强,为了促成这次合作,区投促局充当“媒人”角色,组织双方企业展开多次座谈、调研,最终促进辖区企业“结对”发展。捉到东方雨虹公司在山东设立分公司,计划“进军”山东市场的需求,区投促局立即行动,协调园区、14家办事处、5家区直部门,邀请驻区建筑、工程类企业151家,邀请企业嘉宾175人,并对企业进行分组,列出责任单位。此次活动,区投促局将服务关卡前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牵线”为企业“搭桥”做产品推介,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以此引领企业与行业高质量发展。这次活动也是天桥区投资促进局支持区域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用市场招商、壮大区域产业实力的一次创新实践和探索。
(六)践行初心、难事不弃,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
区投促局设计并制作了全区招商宣传手册和招商政策汇编,并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在天桥、建未来》招商宣传片,大力宣传“天桥精神”和天桥的资源载体、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讲好天桥故事,有效提升了天桥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项目洽谈的过程中,坚持“项目为王”,重点谋划、加快推进对全区发展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的“十大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的攻坚突破扩大经济总量、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2021年,推动18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其中省级重点项目8个,取得历史性突破。此外,区投促局今年首次引进了两个基金项目(中科卫星基金项目和山东众安凯捷投资基金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融资质量,丰富了天桥区金融业态。结合本单位职能,有序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前往企业进行走访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参加走访的党员干部28人次,收集群众问题、诉求条次12条,并根据部门职责,协助企业解决困难。
下一步,区投资促进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实领导下,认真贯彻天桥“1339”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包装、推进的全过程协调服务,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水平,继续打造天桥区服务金字招牌,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天桥强区建设凝聚坚实的招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