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南村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南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区“24165”工作体系和“品质提升”行动要求,强化统筹部署,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与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南村街道工作制度汇编》,重点规范了议事制度、公文及印章管理、人员管理、内部管理和追责制度5类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
(二)带头学法用法,树牢法治意识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要求,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开展党工委集体学习23次,组织警示教育活动60次,分级分批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淬炼,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14名办事处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率100%,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专业素养。
(三)强化监督检查,规范行政行为
严格行政协议合法审查制度,组织法律顾问对街道合同进行审查,加强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法律顾问参与信访事项处理机制,运用司法手段解决问题。加强对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常态化安全检查,依照职责履职,严格规范行政行为。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精细治理,提升法治为民服务品质
一是规范网格治理。以“政法一体化工作格局”试点为契机,提炼形成“三治”融合“三化”联动治理模式。精细划分38个网格,形成《网格治理标准化工作体系》并运行,通过召开网格例会、开展“网格学堂”、组织“全科”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依托262名网格自治、共治力量,常态化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二是加强数字赋能。主动融入“数字济南”建设总体布局,立足发展和居民需求,形成“1+6+N”数字化工作体系。深化“网格化+12345+警格”融合联动,完善网格智能工作平台,网格员每周动态更新人口信息、安全巡查等数据,街道“大数据+网格化”治理做法入选济南市数字法治典型案例。三是深化全域共治。优化升级“幸福合伙人”机制,完成美丽楼道创建、健康集市等共建项目32个。运用“二四五”协商民主机制,打造网格议事角、楼栋说事岗,引导居民参与协商解决安装暖气、充电车棚等事项,新装电瓶车充电位15处、充电插口532个。
(二)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法治风险防范品质
一是助推矛盾化解。完成综治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梳理矛调中心工作制度、档案资料等,形成“四个一”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组建“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团队+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调解团队,充分发挥4名法律顾问作用。二是筑牢安全防线。绘制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年”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案包挂社区,常态化落实领导班子带头接访下访制度。三是加强治安防控。布设642路(104路人脸)监控抓拍机,实时监控辖区道路积水、马路摊点等问题,部分点位已做到管理人员“零”跑腿。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定期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成果和满意度调查入户排查。常态化普及安全知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辖区居民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注重发展质效,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品质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靠上服务省市重点项目上药控股山东总部建设项目,成为我区建立街道与园区招商引资共建共享机制以来的成功案例之一。深化以商招商,聘任5名招商大使,外出开展招商活动20次,成功引进济南城建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45家。深化落实“一次办成”改革,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暖南惠企”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二是升级城市管理。坚持“集中攻坚+常态管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拆除私搭乱建30处,释放公共空间300平,巧用社区“边角料”建成全区首个“共建花园”、首批“文明微客厅”、“微花园”10处,增设花箱23处,总结形成“1635+”物业化停车管理模式。三是营造法治氛围。线上利用“活力天桥”“星光放映厅”“幸福满格”直播间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解答、典型案例分析等普法教育。线下统筹多方资源,建立普法宣传进网格长效机制,依托社区“爱心集市”、邻里节等活动,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信访工作法治化等宣传25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00份,提升了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不够,以法治手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法不多,综合素质和专业执法能力不足;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实体化运作融合不够,联动处置问题效率不高;法治宣传方式不够丰富、宣传力度有待增强。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是统筹谋划,提升法治建设水平。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街道中心工作协同部署、整体推进。筑牢法治理念,常态化开展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深化社区夜校、延时服务等普法宣传有益探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整合资源,提升依法行政质效。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开发运用智能平台经济运行模块功能,形成“一格两图三库”的工作体系。立足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实体化运行,深化《网格治理标准化工作体系》运行,强化矛盾源头化解。
三是发扬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深化“三治”融合“三化”联动南村治理模式,挖掘社会治理的南村特色,形成特色网格服务品牌。办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助推街道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 一审: 孙晓丽
- 二审: 邵亚辉
- 三审: 李蒙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