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济南市天桥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字号:
大 中 小



对《济南市天桥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政策背景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是天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质加速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天桥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优质资源总量显著增长、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改革效益不断凸显。但是,仍存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明显不足,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与教育发达区域相比仍需提升等问题,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勇担改革任务、回应群众期待,全力建设与现代化强区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二、决策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全国教育大会部署为依据,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线,以区域发展战略、天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域教育发展实际为参照。依据文件主要包括:国家、省、市、区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省、市级《“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三、出台目的
《规划》是推进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各单位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重要依据。印发《规划》,有助于推进教育党建统领、优先发展,质量为要、内涵发展,担当作为、率先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有利于更好实现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天桥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关目标。
四、主要内容
一是突出九个重点,包括:根据城市扩展更新和人口布局规模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全面贯彻的党的教育方针,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五育融合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推动区域各学校优质、特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为基础,以教师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进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师生素养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助力教育教学等领域变革发展。建立以育人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办法更加多元、评价制度更加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扩大社会参与和监督,建构政府、学校、社会新型教育治理关系。完善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为骨干,以社区市民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幼儿园为基础的终身学习网络。按照“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维护好校园安全,营造和谐发展教育环境。
二是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健全规划落实机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项保障,为天桥教育“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五、关键词诠释
1.公办园与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财政性经费或者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扶持,按照规定标准收费并向一定区域的居民提供普遍学前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2.基于情感教育下的德育一体化:《基于情感教育下的德育一体化研究》是济南市首届德育品牌,该项目以“营造有情感有温度的天桥教育生态”为目标,以“教师成长、课程建设、家校共育”为情感教育主线,形成了“三方协同育人圈、网络安全守护环、美丽天使育心链”,以“良好的教育生态、丰富的教育资源、鲜活的教育内容、深刻的教育体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基于标准理念下的有效课堂:该研究是为落实“双减”“双新”要求,而构建的“区域中小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基于标准理念下的有效课堂以“目标引领、问题引导、评价促进”为基本理念,涵盖以教学理念、教学标准、教学资源、教学反馈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和落实于符合“一项根本任务、两个核心目标、三个基本要素、九项教学规范”内涵的品质课堂,包含研究团队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研究联盟建设、教师素质大赛、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培育推广六项重点任务。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
具体联系人:孙爱娜
联系电话:0531-80998127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