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2022年度天桥区教体局工作总结
2022年度,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天桥区教体局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教育、体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顺应天桥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崛起之势,咬定教育强区建设目标,蓄力赋能、科学应变、稳步前行,教育和体育各项工作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全面完成了年度内各项任务目标,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局领导班子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1339”战略,以推进教育强区建设为工作核心,从自身做起,不断强化理论中心组学习、优化学习效果,不断坚定“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领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以学促思、以学导行,围绕“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教育和体育领域各项改革,统筹做好党的建设、“双减”落地、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等工作,积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助力天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二、建强战斗堡垒,党的建设不断向新向实
(一)全面加强党建引领
构建“133”党建框架体系,以“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为引领,创设三大特色项目,形成三大评价体系,完善“六带头”共产党员表率评选标准,创建“5533”党员分类教育提升模式,通过多元课程培训、多维平台锻炼,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境界和专业能力。扎实做亮七一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正气,涌现出各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69名,激励全体干部教师勇做教育强区建设的开拓者、躬耕者。
(二)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进一步规范从严治党工作,通过召开年度会议、理清年度工作要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修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健全领导班子廉政档案等工作,为全系统扎实推进从严治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从严治党述职评议,层层压实责任,督促查摆不足、对标提升。全年重点开展了教育系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酒杯中的奢靡之风”专项整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察整改、疫情防控工作监督落实、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聚焦“四项重点”工作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全系统营造起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强化意识形态
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强化阵地建设。发动7300余人进入“学习强国”学习,大量稿件被省市平台采用,学习达人、学习强组不断涌现;充分发挥济南乡师党史陈列馆等红色阵地教育作用,做好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成立天桥区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充分调动全区各个部门赋能教育宣传;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综合监测防控体系,强化舆情预警研判,积极应对网络舆情,严格落实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制度,确保思想宣传质量,积极弘扬天桥教育正能量。
(四)全面做好思想宣传
积极健全新媒体建设,拓宽宣传渠道,优化宣传方式,系列化、多角度推介我区先进典型,全面展现天桥教育新形象。围绕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强区重点工作,通过校园热讯、深度报道、专栏专刊等方式,唱响唱盛天桥教育。目前,局官微关注人数已达14万+,位列济南市第一梯队。中国教育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多次报道我区教育强区、爱生学校、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经验做法,全方位视频直播、图文直播,让天桥教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三、推进改革创新,教育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一)优化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点突破新格局
抢抓城市更新机遇,不断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能级,开工建设项目14个,云锦中学、瑞景中学等7所新建校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7632个。积极推进寄宿制文澜中学建设,为天桥区人才落户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供给。大力推进济南汇才学校提质扩容,新增学位1080个,有效缓解了热点片区的入学需求。加快推进区域办学条件校际间优质均衡发展,投资4900余万元用于老校改造、专项改造、新校设施完善等91个项目的实施。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在标山、黄岗两大片区引进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教育资源,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建校。开展优质园创建工作,省二类以上幼儿园达135所,占比80.3%,省一类以上优质园所占比达45.24%,不断满足了辖区居民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坚持质量为本,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全面发展新样态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打造高品质的“天桥思政大课堂”。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德育品牌培育挖掘,鼓励基层创新,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制锦市街小学、锦绣明湖小学德育“一校一案”入选省级案例,入选率全市第一。持续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围绕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研究,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启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逐步形成有效区域集体备课新模式,区域教学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深入实施“天桥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抽测各项指标再次名列全市第一,平均分列全省第一,《济南教育通报》专题刊发典型做法。深入普及班级艺术活动,区域内全国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达52所,全区占比75%,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发展格局。启动学区一体化“劳动周”活动建设,孵化“走进健康、走进低碳、走进场馆、走进职业”重点项目,聚力打造50节劳动教育精品课例。深化“天桥e家”家长学校建设,启动培育第二批指导师,开展星级家长学校评选,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获评“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宝华小学分校多次接受省市领导调研指导。
(三)立足内涵发展,天桥教育品牌形成熠熠生辉新气象
加快本土名优学校品牌化建设,重点打造以济南第五十二中学为核心的桑梓片区学区一体化教学联盟,促进片区学校协同发展。积极推进汇才教育集团建设,助推兴麓小学、瑞景中小学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启动天桥教育品牌创建行动,创新品牌建设生长点,教育品牌竞争力持续增强:13项成果荣获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爱生学校’项目本土化研究”及“依托毛泽东诗词传承红色基因的学校实践探索”2项成果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所学校被评为济南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统筹线上教学与疫情防控,引入第三方同步智能化自适应学习系统,创新教学模式,典型做法作为济南市唯一在全省推介;积极推进英语学科建设,英语学科实践探索作为济南市唯一区域案例获评“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网(E桥通)作为济南市唯一区县品牌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济南日报、山东生活频道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四)加强师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分类进阶新势头
持续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推行各层级管理岗位竞聘,107位中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副校级队伍平均年龄下降达10.5岁。纵深推进校长先锋讲坛、配套启动校长听课工程、“专业写作三个一”工程,全面锻造校长管理“五力”。加大公开招聘力度,补齐师资短板,中小学、幼儿园补充教师215名。深入实施卓越教师“进阶式”培养工程,聚焦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开展各级培训16期,参训教师2.2万余人次。持续做好传统文化“一体两翼”特色培育,以种子教师培养为根本,孔子学堂学校建设和种子教师文化宣讲为两翼,着力打造天桥文化特色。不断完善评优奖励机制,隆重表彰“先锋校长”“卓越教师”105人,精英团队13个。1名教师以“全市唯一”身份入选教育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2名教师成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5名教师被评为济南市最美教师、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16名教师成为济南市优秀管理干部、济南市未来卓越教师培养人选,4名教师获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26名教师荣获“济南市教学能手”称号,全面扬起建设教育强区强劲势头。
(五)强化精细管理,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安全稳定新局面
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双减”专项督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管理,推动“五项管理”政策规定落实落地。召开全区规范民办学校专题会议,出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引导民办学校持续规范办学。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聚焦溺水、校园霸凌、交通安全等重点内容,坚决守好校园安全阵地。区教体局、明湖中学等七所单位荣获“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以星级评价为抓手,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督导重点治理行动,建立经常性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日常管理。
(六)彰显教育担当,疫情防控机制形成有序运作新常态
从严从实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根据省、市指挥部部署要求,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查自纠。全面摸清255所学校、219所培训机构、15万师生员工、27万共同居住人情况,严抓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重点地区排查,通过落实应检尽检、督促追检机制织密防控网络。按照高校“五必管”要求及自身职责任务,采取“四不两直”、拉网式巡查的形式督导检查、驻点指挥,确保高校平稳有序。通过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密集巡课等,扎实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开通心理热线帮助学生家长排忧解困。
(七)注重一体推进,体育工作迸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一是抓普及,惠及基层群众。举办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首届“友谊杯”篮球邀请赛、“梦之蓝”五人制足球联赛等30余项大型赛事。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线上健身技能精品项目展示大赛、青少年锦标赛等各类赛事中收获奖牌七十余枚。丰富多样的项目、广大群众的参与、青少年体育的新突破,展现了健康天桥新风采。二是抓规范,强化检查力度。对辖区内游泳场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定期巡查,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重投入,满足健身需求。投入100余万元,完成新建广场3处,提升健身广场5处,新建、更新各类室内外健身设施344件。全区有较大规模健身广场或公园近20处,室外健身路径700余条,健身设施5000余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建成了以区文体中心为核心,城区健身广场、体育公园等相呼应的体育设施网络,实现了城乡健身设施全覆盖。四是促融合,发展体育产业。提升体育场馆服务水平,为全市中老年人柔力球培训、区老年秧歌队和太极拳队训练、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等提供优良的场馆服务。对辖区近200个体彩网点进行规范化运营管理,全区体彩销售额达3.8亿元,荣获“山东省体育彩票工作先进区”称号,开展“公益体彩爱心行”走进特教学校、走进乡村小学等活动,提升体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形象。
回望一年足迹,各项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如:教育资源供给水平仍需提升、名优学校品牌化建设还需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亟需进一步突破。
新一年工作已全面启动,我们将锚定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总目标,矢志不渝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围绕加快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提升天桥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重点工作任务,提升学习力,增强创新力,强化统筹力,不断谋划工作的新思路,推进落实的新举措,以创新高效的机制方法全力破解各种瓶颈制约,在协调均衡中聚合整体效能,在改革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担当作为,奋进争先,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