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霞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学生实践活动”收悉,现答复如下:
天桥区近年来通过多维度、系统化的举措,全面加强小学生实践活动,构建了“校内外联动、德智体美劳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以下是其核心做法及典型案例:
一、构建全域实践网络,强化资源整合
全区63所中小学成立少工委,整合辖区红色教育基地(如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馆)、科普场馆(济南动物园)、劳动实践基地等45处资源,形成“天桥区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联合社区开展“青春有我”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清理、消防演练,2024年暑期招募20余名少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设计多样化实践课程,深化五育融合
体系化设计劳动教育,增强农耕体验,多所学校组织学生校外基地种植蔬菜,通过“观察记录表”追踪作物生长,感悟“粒粒皆辛苦”;生活技能培养课程,开展绿植种植活动,学生参与松土、播种、记录,培育劳动习惯;综合能力拓展课程,20多所学校在山青世界开展攀岩、激光打靶等项目,培养坚韧品格;科学探索课程,通过“防火防震展厅”“昆虫科普展厅”研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三、创新主题实践,厚植价值引领
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学生分学段观看《长津湖》等红色影片并绘制小报,结合社区少工委组织的“红色寻迹”研学路线,强化家国情怀。生态文明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动物保护实践(如济南动物园科普项目),将环保理念融入行动。
四、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实践内化
完善成长档案建设,记录学生“美德实践积分”,天桥区实验小学通过“五色花评价体系”发放“勤劳花”,量化劳动成果。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滨河左岸小学要求学生用绘画、日记记录绿植生长;汇贤小学制作“家乡宣传小报”“新闻剪报”,形成可视化实践成果。
五、强化保障体系,筑牢实践根基
保障师资与安全,配备校外辅导员100余人(含消防员、律师等),活动前开展安全培训(如山青世界攀岩项目需教练全程指导)。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南村街道组织家长参与社区清洁活动,滨河左岸小学要求亲子共同种植绿植,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以上举措,实现了实践活动从“零散活动”向“系统育人”的转型,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更多详情可查阅各校及社区实践报道。
感谢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关心天桥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