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芙蓉小学2023—2024 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济南市芙蓉小学
2024-02-15

济南市芙蓉小学2023—2024 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本年度,我校教学工作继续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尚美雅行的新时代荷美少年为目标,在区教体局、小学教研科工作要求和学校办 学思想的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力打造品质 课堂,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学校教学水平,建设教师阶梯 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创建新优学校。

    一、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学品课堂”

  (一)打造“1243”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年,我校聘请专家崔成志教授入校指导,在已有 的课改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实践研究,“一个主线、 两个重点、四大环节、三个维度”为特色的“1243”课堂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主线:核心素养。

  (2)两个重点:即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共同体建设。

  (3)四大环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多元对话、总 结反馈。 情境导入:教师根据新进知识的特点,创设有意义的 学习情境,提出递进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循序渐进,深入课堂。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学习任务后,再进行 分工合作。组内成员就学习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并最终确 定小组汇报的成员及形式。 多元对话: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成果交流,小组间进行 补充,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 内化。 总结反馈:在学习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对本次学习进 行复盘,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学习体系中,实现学习的系 统化。

  (4)三个维度: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课堂呈现效 果进行多维课堂评价。

  (二) 完善荷美教研模式,牢固“学品课堂”根基

   以“研于问题,行于精细,立于团队”为宗旨开展扎 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 “问题导向”教研模式,同时落实“四步”备课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活动流程:课前集体备→组内展示课→ 校级精品课→评课议课→形成研究报告。通过集体备课、 教学观摩、现场改课等方式,帮助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把 握课标的精神,标准品质课堂的脉搏。

  (三)开展课堂展示活动,助力“学品课堂”建设 依据芙蓉小学教师阶梯式培养实施方案,学校在全校 范围内开展教师“学品课堂”展示活动。借力专家入校指 导,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 组织、教学实施、作业设计等方面能力,强化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

    二、加强教师分阶培养

  (一)优化教师培养模式 依据天桥区卓越教师进阶式培养工程,按照我校教师 专业发展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优化教师培养方式,在原 有教师培养基础上,确立了“三维三环制”教师培养模式。 三维指: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三环”指 “知识学习与沉淀”“能力实践与提升”“区域辐射与引 领”。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培养成效,学校还将教师队伍划 分为“新苗”“新锐”“名优”三个层级,从“阅读力、教 学力、研究力、反思力、写作力”五个维度,设计教师成 长手册,进行针对性培养。学校将通过具有针对性和阶段 性的培训活动,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二)借助比赛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继续坚持推行以包年级听课为主线、以定期组织开展 的研究课、展示课、优质课评比活动为辅线的听评课管理 模式,通过引—听—评—磨—思的教研流程,强化落实教 —学—评的一致性,逐渐实现教学效果“3 个到位”,即参 与程度到位、知识掌握到位、能力培养到位。 本学年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党员教师示范课、 新教师观摩课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年级组备课效果,同时 利用区优质课比赛的契机,打造了一支有实力的备课核心 小组,为学校教学长远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学校还用跟踪式的听课方式助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 升,进而实现人人能上规范课、高效课的目标,保证了课 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具有 较高质量的优课,我们鼓励老师继续将其完善优化,通过 教研组研磨、业务领导跟进指导,打磨成样板课例,组织 学科大教研进行展示。通过追踪、展示双向助力,指导老 师明确什么是优质课,逐渐实现常态课公开化,公开课常 态化。

    三、形成教育合力,完善“启蒙”衔接课程

    学校开启了“三全模式”即全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协 同家长以及幼儿园、对口初中教师形成教育合力,打造全 面育人场域;全培训: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衔接课程培训和讲座,优化教育理念,学习教育方法,确保衔 接课程的深度开展;全学科:学校课程研究中心引领各学 科老师开展衔接教学研究,完成全学科覆盖,确保“启萌” 课程的全面开展。

   (一)做好开学第一课 启萌·准备课程通过学校公众号、校长第一课、新生 家长会、专家讲座、环境课程等方式介绍入学前的具体工 作,引导家长有效减缓焦虑,凝聚家校合力,做好科学衔 接。 开学前,学校会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从开学物品准 备、心理准备、文明礼仪、体育锻炼等方面向一年级的新 生开展适性教育。让家长通过公众号了解一年级学校生活 的主要内容并做好相应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报到日,学校通过开展校长第一课、新生家长会以及 专家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向家长传授科 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澄清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模糊认识,帮助 他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同时帮助家长和孩子减缓焦虑, 凝聚家校合力,做好科学衔接。 开学第一天,一年级各学科教师通过开学第一课,让 学生了解一年级学习生活的特点,各学科的常规要求,并 开展新生常规训练,为进入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班主任、任课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初步了解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通过“环境课程”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 陌生感,加快学生适应的进程。

   (二)有效开展“适性课程” 启萌·适性课程分为“一周衔接课程”和“一月适应 课程”。 一周衔接课程,关注学生习惯养成,从“我讲文明” “我会学习”“我最健康”“我能创造”“我爱劳动”五大主 题,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们尽 快熟悉校园环境,形成良好习惯。 一月适应课程,从“行为、学习、生活”三个维度去 关注一年级新生的适应生活,设计适合儿童发展教育活动, 让入学学生快速融入芙蓉大家庭,产生集体归属感,掌握 基本学习技能,顺利实现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 学校利用转述的芙娃卡通形象,从“身心适应、习惯 适应、集体适应、学习适应”四方面,助力学生平稳“过 渡”。

    (三)关注新生常规训练 学校围绕“把尺子:精准确定常规训练标准”“展样子: 骨干教师展示常规训练模式”“走路子:日复一日紧抓常规 训练落实”三方面助力一年级学生良好教学常规的养成。 在常规训练活动进行前,学校召开了“行有规,学有 范”的专题教研活动。王静副校长带领二年级的骨干教师帮助一年级教师确立了本学期常规训练活动开展的目标、 内容、流程和具体的实施标准。 二年级骨干教师为一年级教师提供了常规训练活动的 范例:从站姿、坐姿、举手、发言、倾听、思考、读书、 写字等细节进行训练培养。“老带新传帮带”的教学培训方 式,有效提升了一年级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了学生 教学常规训练的效率,帮助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导处结合一年级教学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常规训练计划, 一年级教师遵照计划严格开展训练活动。经过日复一日的 练习,同学们很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示出了芙蓉 学子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四、开展丰富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本学年,学校继续关注学科基础,从 “写好字”“读 好书”“讲好题”“练表达”等最基础的能力点练起,切 实提高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固本培元。 语文学科利用书法社团实现师生练字常态化,通过线 上书法考级活动,实现以赛促练,提高学生书写水平;阅 读方面,继续聚焦整本书阅读这一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利 用好贯穿各学年的“阅读成长手册”。在阅读中,教师上好 阅读课,打造优秀阅读课课例,结合“学品课堂”教学模 式设计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英语学科继续利用绘本教学以及英语社团活动,关注 英语口语教学,通过阅读绘本,表演绘本,英文动画配音 等形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而提高英语 学习的能力。学校继续开展英语文化节展示活动,学生全 员参与,选拔出优秀学生进行了多彩的英语展示,学生们 通过制作精美的英语手抄报、进行精彩的英语言演讲以及 英语社团展示,表现了听、说、读、写等各方面优秀的英 语素养,为今后的英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学科继续开展数学讲题及口算训练活动。通过一 学年的口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锻炼了学生们的口算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讲题活动,也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 激励教师们反思数学教学,不断优化数学计算和数学运用 方面教学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 一审: 张琳
  • 二审: 马丽颖
  • 三审: 张杜鹃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芙蓉小学

116

信息发布总数

64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