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芙蓉小学学校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为了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财产安全,积极预防和有效处置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精神,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主要目标
1.经常性地对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2.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领导管理机构与分工
(一)领导管理机构
组长:张杜鹃
副组长:汪涛 马丽颖 王静
成员:邓玉宏 邢福兰 杨冉 逯晓萌 翟丽 路鸿花 赵堃 张琳 王绪宁及各年级主任等。
(二)具体分工
1.第一责任人张杜鹃迅速到现场指挥。
2.汪涛副校长负责向教育局安全办公室报告情况。
3.根据实际情况杨冉负责拨打110或120。
4.总务处在邢福兰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疏导、疏散及安全应急处置。
5.教导处、德育处负责广播、疏导、疏散。
6.教导处负责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师生情绪,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7.邓玉宏负责到校外迎接、引导110或120的到来。
8.马丽颖负责紧急救护工作。
9.值勤及每天责任人:周一 汪涛,周二 王静,周三 马丽颖,周四 逯晓萌,周五 张杜鹃。
四、具体措施
学校发生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损失时,第一目击者以及后续人员要立即报告校长采取有效措施,救人第一,保护现场。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班主任、当堂课上课教师是班级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级因意外事故而受害学生具体负责。当日值班领导负责指导、帮助班主任处理。
(一)重大突发事件
1.外来暴力侵害事故预案
(1)防范预案
①加强文明礼貌教育,严禁师生在外滋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杜绝侵害事故发生。
②加强门卫保安工作,外来人员未经允许,学校门卫(保安人员)不得放行。
(2)应急预案
①校外人员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保安人员)应及时将其驱逐出学校,并向其发出警告。
②学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门卫、保安及学校教职工应果断采取一切必要的自卫措施将其制止、制服,同时拨打110、120请求援助。
③对受伤师生及时送医院救治。
④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2.其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发生后,校长、值班领导和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按程序向上报告。
(3)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当地卫生所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4)如是斗殴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离现场,驱散其余人员。
(5)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6)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且较为严重的,须立即拨打公安 “110”报警求助。
(7)如遇歹徒疯狂伤人,除组织教职工进行自卫自救外,应立即组织疏散撤离,迅速将师生转移到安全地段。
(8)事故发生后,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校园。
(二)火灾事故
1.报告程序
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并向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要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
2.组织施救
学校有关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采取如切断电源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要做好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工作,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人员开展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3.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3)扑救电器及用电线路火灾,应先切断电源。
(三)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及突发传染性疾病
1.报告程序
当学生发生中毒事件、突发传染性疾病及学校所在地发现传染性疾病时,第一发现人要根据病情及中毒情况,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拨打120电话。学校领导要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向区教育局报告。
2.处置措施
(1)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2)追回已出售或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或排查燃气、燃油等器具,切断一氧化碳来源。
(3)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封锁和保护事件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
(4)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5)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和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建立完善学校卫生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系统和机制。加强学校配餐和饮水卫生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四)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倒塌事故
1.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并向教育局报告。
2.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电源、设置安全隔离带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3.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员。
(五)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
1.学生上下楼梯时应由指定的教师在一楼楼梯口组织学生有序上下楼。
2.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3.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
4.学校有关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报告,并亲临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员,必要时请求当地政府支援帮助。
(六)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
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执行申报制度,并按有关规定制定专项安全工作方案和预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2.学校有关领导要全程在活动现场负责安全工作,如有安全事故发生,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派出所和区教育局报告,并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如有学生、教职工伤亡等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七)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
1.校园周边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第一发现人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向学校领导报告。
2.门卫要关闭或控制校门,防止事态向校内蔓延,并阻止学生到现场看热闹,以防止事故殃及学生;如事故现场有学生,要及时安排专人将学生撤离现场或集中到校内。
3.安排专门人员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
(八)交通安全事故
1.发现师生交通安全事故后,要立即拨打110报警,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要第一时间向教育局报告。
2.在相应位置设置危险警示标志,防止连环事故发生。
3.迅速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4.组织保护现场,监控肇事车辆及肇事人,协助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5.做好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做好情况汇报。
(九)自然灾害事故
1.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发现人要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要立即启动相应预案,马上停课,组织师生向安全地带转移,并向110指挥中心和区教育局报告。
2.学校领导、教师要冷静、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学生安全为第一位。
3.转移时要坚持就地、就近、就高,自救互救逃生为主的原则,按照预定路线组织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十)盗窃事件
1.高度重视,积极预防。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高度重视防盗工作,健全制度、加强值班巡逻。保卫人员要熟悉学校各个重点部位的位置、存放物品以及作案者可能逃离的线路,做到不让作案者有机可乘。
2.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值班警戒。学校保卫人员除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必要的技术防范外,还要进行有效的警备防卫,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
3.一旦发生校园盗窃案,学校保卫人员要迅速赶赴案发地点保护好现场并向110报警,视案件情况对案件进行定性,并对当事人进行问话,查明登记失盗的物品,尽可能追回失盗物品。
4.案件发生后,学校要对案件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及保卫工作中的漏洞,同时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再次失盗,并就案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经过以及对相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进行书面总结,呈报区教育局。
五、处置流程
1.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在现场的安全小组成员协商处置,并由在场的最高职务者发布命令,组织自救或互救。
2.学校其他成员应在预案启动后迅速到岗,抢险组、后勤组人员待命。
3.应急预案实施必须以人为本,遵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有发布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否则从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 一审: 张琳
- 二审: 马丽颖
- 三审: 张杜鹃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