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成果
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
2024-11-22

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成果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案例背景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家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至新高度,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体系。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

(二)基于健康教育的办学理念

我校自建校初就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办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身心两健’的优秀学子,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是我校的育人目标。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我校探索出了“悦纳自我”系列课程,帮助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我改善。

(三)基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而在现实的生活与学习中,学生在认知方式、思维发展、情绪调适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学生的心理压力更为巨大。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的重要工作。

 二、问题

 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能被自己接纳的阴暗面和缺陷。于是很多学生会萌生“我不够好”的念头:

 有些五六年级的女生嫌弃自己的长相,觉得自己太胖了,也有同学会因为发育怕别人嘲笑而感到苦恼;

 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给自己背上沉重压力,一次成绩考不好就觉得对不起父母,难以原谅自己;

 有些学生接受不了自己的个性,给自己冠以各种形容词:懒惰的,无趣的,古怪的,愚蠢的,肤浅的……

 而这些“我不够好”的感受非常具有破坏性。长此以往,会把对自己的嫌弃,压抑到潜意识中,逐渐出现各种心理症状:抑郁、焦虑等。

三、问题的解决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允许学生化身红色熊猫”。这个理念来源于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剧中的主人公小美按照母亲的要求和期待,成为妈妈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而当她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时,母亲却觉得女儿逐渐脱离自己的掌控,于是横加干涉。这时候,小美突然间拥有了一项特异功能——只要情绪一激动,就会变身红色熊猫。而唯有压抑真实的自己,封印红色熊猫,才能保持正常的外貌。

    仔细想来,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变身红色熊猫的冲动。这只红色熊猫,就像内心深处那些不能被自己接纳的阴暗面和缺陷。解决的方法便是让这只红色熊猫现形,帮助学生们觉察它、接纳它,才能改善它,成就它。因此我校开发了“悦纳自我”系列校本课程,帮助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我改善。

(一)觉察:变身红色熊猫的内心需求

自我觉察,是一切改变的开始。所有的“我不够好”,都源于“我想要好”,但是我做不到。很多深陷痛苦的学生并不能觉察到自己的内心需求,过分在意他人评价,导致自我感受被忽视、自我情感被压抑,非常需要外界力量帮助其觉察自己。于是,“悦纳自我”系列课程引领每位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性格特点、优势和不足,以及某一时刻的情绪状态有更清晰地觉察。在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同学都悄然发生着改变。

小雨是一位有点“忧郁”的女孩,眼神中总充满胆怯。因为家中条件所限,姐姐被寄养在东北的亲戚家。年幼的弟弟又因为母亲腰椎不好,从小很少被母亲抱在怀里。小雨感觉自己承受了家中最多的恩惠,理应满足妈妈的期待。但是无论她怎样努力,成绩在班里只能算是中游,唯一比较出色的是打篮球。但到了六年级,妈妈怕耽误学习,让她退出了学校篮球队。

“队友都不理我了,他们说我背叛了团队。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愿意失去好朋友,但很怕让妈妈失望……”小雨诉说这些时,眼含泪花。

相比姐姐和弟弟,得到家庭更多爱的她,已经把“让妈妈满意”作为活着的主要目的,即便压抑个人感受也无所谓,似乎这是一种应该有的牺牲。可是我们分明看到她的焦虑、痛苦与力不从心。她非常想要变好,想要被妈妈、被朋友认可,但她真得做不到。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说:“沉溺于‘不痛苦’的幻想,否认痛苦,有时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当痛苦终于被言说,学生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觉察,去感知,去信任。所以,当学生的消极情绪来临,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他们从消极情绪中拉回来,而是允许他们暂时变身红色熊猫,觉察痛苦与需求。觉察本身就是最关键、最隐蔽的改变。接下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直面“我不够好”的感受。坦然接纳:就算“我不够好”又怎样呢?

(二)接纳:就算“我不够好”又怎样

在课程学习中,心理老师问小雨:“接受命运的礼物是你的错吗?”小雨摇头。

“满足不了妈妈的期待是你的错吗”小雨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父母是自己人生的导向,听话是从小就在学习的事情。不听话便是大逆不道。而我们从来没有告诉过孩子:“我们自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其他人都不是。”

于是,我们在课程中帮助小雨觉察到了这一点。并且让她知道:不是只有优秀才值得被爱,即便她不够好,也值得被好好爱护,仅仅因为她是妈妈的女儿。

让小学生接纳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自我认知不全面的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做的就是在课程学习中,帮助她找到改进的方法。这才是接纳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帮助小雨客观认识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重新审视了那些困扰她的不合理信念,还帮助她与课任老师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在感受到来自学校的真诚关怀后,小雨同学的眼睛逐渐明亮。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对未来本是很迷茫,但自从接管了这项工作后,我发现每个人都会迷茫。只要定好目标,把每件小事做好,管它什么未来,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

小雨同学改变后,提议学校设立一个“信箱”,让更多想要倾诉但难以启齿的同学拥有一个解压树洞。我们采纳了这一提议,在每个楼层都设立了“解忧信箱”,并且了启动仪式,还拍摄了校园宣传片,小雨作为“解忧信箱”发起人,自信出镜倡议。

校园里关爱心理的氛围越加浓厚。小雨改善了,学校的每个人都在改善。而这得益于,我们终于意识到,学校要给每个孩子创设变身红色熊猫的安全环境,学校先接纳学生,学生才能接纳自己。

(三)改善:创设变身红色熊猫的安全环境

“解忧信箱”设立以来,每周来信络绎不绝,有讲述学习压力的、同学矛盾的、亲子关系的,还有吐槽老师的……我们秉承保密原则,给予每位同学安全的倾诉空间。心理老师会查看来信,并给予回应。对于私密性的话题,或是单独回信,或是约孩子面对面聊天。对于共性话题,心理老师会在每周一的“解忧时光”,通过校会课进行回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及时发现了很多同学的心理隐患。可以说,解忧信箱为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到了重要帮助作用。

同时,我们还以“倾听学生心声”为目标,构建了“听语辅导”,除“解忧信箱”外,建设了解忧杂货铺、春风话坊、蜜柚谈话等品牌项目。

1.党员服务站:解忧杂货铺

    “解忧杂货铺”是我校党建品牌,所有党员教师每学期都接受专业心理培训,并与一位同学结对成为“好朋友”,通过个体辅导、沙盘游戏、心理画等方式,倾听学生心声。党支部每月召开“故事会”,大家在交流中改进措施,真正让“解忧杂货铺的温暖故事”成为党建品牌的靓丽风景。

       2.校长会客厅:春风话坊

    “春风话坊”是以校长为主要倾听人的温暖聊吧,采用“会员邀请制”的方式,我为各班心理委员颁发了“春风VIP会员卡”,采用“一带多”的方式,鼓励持有会员卡的同学带动更多同学主动来唠嗑。一名身体患病的女生通过在“春风话坊”的交流,重燃学习斗志,学习成绩得到提升。有一个班级的班干部团队集体焦虑,在“春风话坊”学到了班级管理的方法,齐心协力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校长的“春风话语”让学校氛围更加民主、和谐。

3.班主任聊天室:蜜柚谈话

“蜜柚”谐音“密友”,意为班主任和每位同学在谈话中都是亲密朋友。每学期,学校发起“蜜柚”谈话周,专门用一周的时间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各班班主任面向全班同学,以“一对一”的形式,通过真心话大冒险、互相画像、互赠信件等形式增进彼此沟通。从此,学生们不再闻“谈话”色变,而是争先恐后想与“老班”说说心里话。

积极心理学指出,当周围环境能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

“听语辅导”营造了安全的支持环境,让“小雨们”在被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从而主动觉察自我、接纳自我、改善自我。

四、分析反思

在开发“悦纳自我”系列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社会使命、学校使命和个人使命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四个突出”。

一是坚持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突出时效性。“悦纳自我”系列课程不仅有心理学理论,更与德育教育内容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既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又要坚持解决心理行为问题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

二是在开展课程过程中,坚持教育与服务、教育与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突出服务性。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悦纳自我”的相关知识,更强化家校、社区育人合力,及时预防和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三是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突出健康第一。“悦纳自我”系列校本课程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特点展开,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四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党团少先队组织的引导作用,还培养全体学生自主自助、朋辈互助、师生互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健康,充分唤醒和调动全体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 

五、价值

(一)学生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得益于“悦纳自我”系列课程,学生能够不断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和成长。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高于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同龄人,自我意识、学习适应性、情绪调节水平、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均得到发展。

(二)教师发展:专业提升,自我完善、

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德育团队的教师们也在自我觉察、自我完善。同时,提升了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加深了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能够以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理念服务学生,丰富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内涵。

(三)学校提升:特色凸显,辐射带动

学校被邀请作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小学代表,在济南市心育论坛作典型经验介绍。20多个省内外学校前来参访。经验被大众网、济南日报、齐鲁壹点等媒体宣传报道。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多次荣获省市一等奖。课题成果在《教育》杂志发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凝聚了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与认同,辐射带动效果显著。

  • 一审: 王悦
  • 二审: 代丽君
  • 三审: 李起争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

130

信息发布总数

5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