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无影山小学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字号:
大 中 小



济南市无影山小学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对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是对学校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定位,是引领学校高水平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牌,助力教育强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省、市、区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学校工作。“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养心阅读”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爱生学校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 -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 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特色课程,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国家课程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发展现状及面临趋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 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小学生为办学宗旨,学校教师素质、课程设置等软件建设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 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课程国际跳棋、吟诵,成为我校特色课程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面临形势
我国义务教育处于快速发展,但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2.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四、发展目标定位
(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和传统文化课程化的常态教育。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完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学科拓展, 有力地诠释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纵向上,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施上,加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协调融合,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强化教育立德之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提升育德成效。
(二)立足特色传统文化教育
特色传统文化教育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这部分内容是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突出齐鲁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格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根置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三)强化办学特色,构建书香校园
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智慧,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童心,培养孩子健康人格,提升师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致力于培养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家长层面上, 提升家长的素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五、学校文化
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近年来, 坚持传统文化办学特色主题,彰显特色文化、实现文化育人,打造和谐校园。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近几年来, 我校以更新学科教育观念为前提,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更新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六、教育质量
(一)加强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还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对职业道德一旦形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具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主观上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因此,我们认为,抓师德建设,先要抓思想建设。先从思想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德建设也就会水到渠成。
(二)学风引领,合力育人
学风是学校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是发展一切的前提。道德就像一本书,愚蠢的人草草的翻过,而聪明的人则细细的阅读。
学校将通过深化党建的引领作用 引领全校全面持续发展。创建“党建品牌,引领教育服务新理念,全面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夯实安全基石。继续实施“一岗双责”,“安全网格化管理”,将安全责任分解到人,逐层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防死角,实行无缝隙式安全管理,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 一审: 陈冉冉
- 二审: 徐延春
- 三审: 杜俊霞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