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鲁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天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速增效,全力做好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利用“一网通办”、智惠导服平台、移动客户端等,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为企业群众远程咨询服务、业务指导50705 余次,及时响应率99.99 %。全流程设立网办率达99.92 %。不断深化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全流程应用,全面夯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无证明”基础支撑能力。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证照应用。2024年,试点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持续推进惠企政策。2024年,为 5000余户企业进行了免费刻章并发放“政策大礼包”;通过免费双向邮寄的方式为3800 余户企业邮寄了营业执照和公章;实现企业登记服务周末“不打烊、不断档”,周末时间共办理咨询业务1384件,企业登记3件;持续优化“智惠导服”平台运营,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和相关惠企政策的咨询引导服务,回复电话咨询 36071件,现场帮代办咨询 4317件,线上咨询 39048件。
三是企业走访,解决诉求。为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化解渠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形成走访企业常态化机制,走访天诺光电、三星照明等企业,深入黄台环球家居市场、泺口服装市场、山东凤凰山电商产业园等园区,及时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用贴心服务助力企业更高质量发展。形成企业诉求闭环解决工作流程。建立企业诉求办理定期通报制度并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在“泉惠企”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咨询帮办人员队伍基础上,扩展企业服务内容,充实完善服务力量。区直各部门、区企业服务中心明确企业诉求办理承接科室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本部门、本区县企业诉求办理、回复、回访、督办等工作,充实完善企业诉求解决人员,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2024年,共办理企业诉求796件。
四是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服务模式。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重点环节,对现有涉企审批方式、政务服务资源结构进行全过程整合重组和革命性流程再造,坚持“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重新调整窗口布局,设立综合受理中心和综合受理窗口,优化“一窗受理”流程,挑选业务骨干人员,打破业务科室专业壁垒,成立高频行业事项分组,推动更多关联事项系统办理、全链条办理,满足企业和群众多种应用场景的办事需求,打造“三员两综一核”集成服务新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在现有事项不断完善基础上,切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进一步规范“一件事”窗口设置、做好人员培训,进行材料汇编。并且积极创新更多“一件事”事项,支持自由组合办理事项,最大程度上方便企业和群众。
(二)继续扩大“跨域通办”事项覆盖范围。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办事“跑远路”难题,实现“就近办、一次办成”,继续扩大“跨域通办”事项覆盖范围,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通力协作,提升服务效能,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群众增便利、为市场添活力。
(三)做好“惠企政策”一口办理工作。积极与市企业服务中心、各部门、各街办对接,做好惠企政策窗口及人员建设,加强政策的发布、解读与宣传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帮办服务,落实以企业为中心的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协助企业获得政策红利。
(四)持续推进电子证照改革。一是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核发。2025年除特殊情形外,不再核发纸质营业执照,优化电子营业执照核发窗口,帮助企业下载电子营业执照,2025年基本实现电子营业执照核发全覆盖。二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全流程应用。清单之内主要审批事项的证照、证明基本实现电子化,并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和管理业务场景中全面应用。三是推动电子印章应用。通过济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电子印章系统对接,打通电子印章调用、授权渠道。企业在系统中申报业务时,可在电子申请材料上直接加盖电子印章,建设单位可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提交加盖企业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或扫描件,实现相关业务“零跑腿”“无纸化”办理。
济南市天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5年 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