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天桥东街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天桥东街街道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燃气安全检查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要坚持“预防检查为主、整治消除为基本”的工作原则,将日常巡检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全面加强餐饮单位燃气安全检查力度,实现全覆盖检查、全链条监管、遇违法打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守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整治内容
(一)整治原则。一是守牢安全责任底线。切实提高餐饮企业安全用气的意识,各科室、各社区要提高燃气安全重视程度,聚焦用户使用、监管执法等各环节,紧盯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加强问题隐患治理,杜绝出现燃气安全事故。二是统筹检查与整治相结合。对辖区餐饮企业全链条检查,明确各科室责任分工,将检查整治任务逐一分解,建立常态化巡检制度、联合监管机制。加大执法保障力度,形成监管合力。三是注重整治质效。突出整治治理效能,一方面要整治设施设备环境,另一方面要补齐制度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短板,加强事后监管,防止问题反弹。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科室、各社区严格执行工作方案要求,深抓方案落实,长效化管理辖区燃气安全。
(二)整治范围。针对酒店、饭店、会所、小吃店、大排档、火锅店、烧烤店、夜市等辖区全域餐饮场所。
(三)检查整治内容。
1.辖区餐饮场所燃气(液化气、天然气)使用情况。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灶”、“问题环境”。
(1)“问题气”包括,使用“黑气源”;未与送气单位签订供气合同。(2)“问题瓶”包括,使用超期未检钢瓶;使用禁止使用的“气液两相瓶”。(3)“问题阀”包括,使用可调节出口压力的调压阀。(4)“问题软管”包括,使用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软管;在软管接“三通”或软管存在“接口”;软管穿越墙体、门窗、顶棚;软管长度超过2米。(5)“问题灶”包括,使用无标识燃气灶具;灶具无熄火保护装置。(6)“问题环境”包括,未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与气源不匹配;报警装置探头安装位置不正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不在工作状态;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使用瓶装液化气;存放气瓶总量超过100kg但未设置专用气瓶间;公共就餐区域设置液化石油气瓶。
2.餐饮场所外部环境。包括但不仅限于消防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经营许可证、配备灭火器,确保疏散通道或安全通道保持通畅,门窗设置不影响逃生,或影响灭火救援的广告牌等障碍物清除。
三、工作体系
搭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燃气安全工作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落实,建立全流程整治工作体系,形成问题发现-督促整改-执法保障-宣传动员有效衔接,提升工作质效。
(一)工作架构及分工
1.设立燃气安全工作组。为抓好本项工作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双组长,应急、城管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为组员。工作组负责统筹调度燃气安全检查及整改、系统录入、宣传发动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对于发现的疑难复杂问题,专题研究制定解题思路与工作计划。
2.各科室职责分工
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接区应急局燃气安全科室关于燃气检查及问题整改事宜。负责燃气安全日常检查与济南市“泉城安全”系统录入工作,每月组织指导社区开展燃气安全宣传培训工作。负责对辖区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问题,未有消防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经营许可证、灭火器,堵塞疏散通道或安全通道问题整改,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使用瓶装液化气、存放气瓶总量超过100kg但未设置专用气瓶间、公共就餐区域设置液化石油气瓶问题整改。对于未落实整改及时下达整改责任通知书。
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接区住建局燃气安全科室关于燃气检查及问题整改事宜。负责国家燃气安全系统录入工作。负责辖区餐饮企业“瓶改管”工作,2024年年底前完成1家餐饮企业“瓶改管”。负责“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整改工作,整治餐饮单位未签订供气合同、未落实随瓶安检。负责协调管道天然气企业与社区对接,由天然气企业开展天然气安全检查。
执法中队:负责辖区门窗设置影响逃生或灭火救援的广告牌等障碍物日常检查与整改工作。
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对接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处置“问题气”、“问题灶”问题整改。
党建办:负责定期发布街道燃气安全工作新闻媒体报道。
党政办:负责各项工作物资保障。
纪检监察工委:负责全面督导燃气安全专项检查落实工作,对于未按要求落实、工作进度缓慢科室,及时约谈问责。
派出所:配合开展集中检查,同时对于不落实问题整改问题餐饮商户进行执法保障。
天东市场监管所:负责配合街道经济发展中心“问题气”、“问题灶”问题整改,提供执法保障。
社区居委会:负责配合应急办公室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及时宣传发动餐饮单位开展燃气培训与宣传。根据检查情况制定问题清单、工作台账。
(二)检查工作体系
1.日常检查。日常检查,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每月组织社区网格员对辖区所有餐饮单位开展日常检查,社区按照检查情况,及时形成问题清单,上报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2.集中检查。集中检查以季度为单位,一般安排在1、4、7、10月份,上级有专项行动时可随之调剂时间。由城市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对于区住建局下达集中检查任务,由城市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于区应急局下发集中检查任务,由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执法中队、经发、社区、公安、市场监管开展集中检查,确保对辖区全域餐饮单位开展一次系统化摸排检查,对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三)整体工作体系
1.及时落实隐患问题整改。应急办每月下发的问题台账,各科室针对问题台账,于3个工作日内落实整改销号,将整改情况反馈应急办。每月检查及整治情况由应急办向主要领导汇报。
2.及时落实事后监管。各科室对于问题台账,在整改后要及时跟进,定期检查整改情况,防止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弹现象发生。
3.强化监察督导。纪检监察工委不定期按照问题台账内容,开展问题督导,对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及时督促各科室、社区整改,对于多次整改不到位,进行约谈并予以通报,因相关问题未整改到位被上级通报或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追究责任并予以处分。
(四)建立集中攻坚体系
对于上级部门要求任务紧急,急需整改落实情况。建立突击工作队,快速落实上级任务要求,及时将工作落实到位。突击工作队人员见附件2。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科室、社区要将燃气安全整治工作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来抓,提高工作重视程度,对于专班调度的情况、日常与集中检查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要快速、准确、全面落实到位,以高度责任感落实本项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本领、安全意识。
(二)强化分工协调。各科室、社区要严格按照职责任务分工,落实检查、整改、宣传等各项工作。科室、社区间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整治合力,推动工作见效。要及时对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协同职能部门落实整改。
(三)突出整治重点。坚持重点突破,全链条监管,特别是对“问题气”、“问题灶”、人员疏散通道等高风险隐患加强排查整改。同时以点带面,全面梳理餐饮单位消防、食品安全风险点,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强化全领域监督管理。
(四)加强宣传发动。应急办、社区要履行好培训与宣传发动任务,通过线下讲座、线上发布信息等方式,提高餐饮行业燃气、消防、食品等全方位安全意识。
天桥东街街道办事处
2024年4月19日
- 一审: 杨淑惠
- 二审: 李晨
- 三审: 黄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