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汇文实验学校2023-2024年规划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指导思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重要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3年,济南汇文实验学校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精心发展,积极推进“爱生学校”构建。
一、把握大势,凝聚共识,坚守党建引领。
(一)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本年度首要政治任务。
(二)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基础工作档案的通知》以及党组织“星级评定”标准,狠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
(三)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做好党委、支委补选工作。
(四)强化党建引领,吸引优秀教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五)结合区教工委“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活动,区、校“六带头”推荐评选等工作,总结宣传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服务岗位上的感人事迹和动人瞬间,将“星光”品牌创建和党建宣传工作深度融合。
二、立德树人,强课提质,拓宽育人途径。
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课提质”为目标,以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着力点;学校在“强化过程管理,聚焦智慧教研,打造有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力,全面提升教研组教研力,全面提升教师落实力,全面提升学考研究力,完善有效评价策略,构建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重点;以学考作为学校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坚持目标导向,细化分解目标到学科到班级到人,实现人人提分;将学校学考目标倒推非学考年级,制定具体的教学质量指标,夯实基础,抬高底板。具体工作如下:
(一)全力提升教学管理。1、制度导向,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内环境。2、聚焦问题,建立“教、研并举”的教学管理新机制。全力提升教学研究。为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力和研究力。
(二)全力提升教学研究。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力和研究力。1、不同学段学科完成质量指标,细化教材教研。2、带领教师参与区域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3、引领开展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时间网格化管理的探讨。4、基于对新的课程标准研读探索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
(三)全力提升课堂质量,严格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扎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守住课堂时间,守住课堂规范,守住课堂效率。2、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和今年中考变化,全力提升课堂质量。3、加大课堂时间网格化管理,固化课堂有效练习和反馈。
(四)坚持目标导向,坚持任务驱动,聚焦学段一体,对标聚力学考。1、七年级稳基托底,继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注重过程指导、管理与监督。2、八年级巩固提升,明确短板学科和薄弱班级形成的原因,挖掘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解决之道。3、推进七、八年级学段一体化建设,对标初三对标学考,树立底线思维。3、九年级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着重落实区域主推的复习课流程统一化和区域研发的资源的精选。
(五)落实“双减”政策,整体规划,提升规划设计作业的教研力。1.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分层布置作业。2.完善作业管理机制。3.加强作业指导反馈。
(六)探索教学评价方式,推动多元评价落地。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发展为导向,重视诊断与改进,完善机制,促进质量提升。
(七)整合资源,挖掘空间建设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三、立仁爱之本,寻德育之根,打造德育环境。
(一)抓实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有效教学。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顶层设计学校年度德育规划,降低重心、回归基础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坚持每周一德育例会和班主任例会交流制度,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得失,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
(三)擦亮德育品牌,彰显汇文特色。紧紧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爱党爱国的红色教育。
(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环境。以学生会为主体,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大环境。
(五)推进家校携手共育。打造强有力的家委会组织,学校现设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
(六)梳理一校一案,狠抓教育实效。依据区教体局制定下发的《天桥区德育项目化实施方案》,根据统筹分类,将汇文德育划分成“思政(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班主任团队、德育品牌”等几大项目组,通过自主认领形成项目团队,以定期交流、教研展示的方式推动学校德育实力整体提升。
(七)加强团队建设,让团旗、队旗在汇文校园高高飘扬。规范团员发展工作,指导各团支部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党支部活动。
(八)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完善《济南汇文实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实施方案》,深化学生体质健康工程,保持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各项指标的首位优势。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做到学生在校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深入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全面降低学生近视率。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深化垃圾分类、健康教育、国防和禁毒等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全员育心,全心育人” 心理健康护航行动,加强我校心理辅导站建设,强化心理教师 专业配备、心理课程开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推进落实我校学生心理筛查、建档、危机干预等标准化、全覆盖。加强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依托市级研学基地遴选工作,做好研学课程开发、培训 等工作。
四、部门协作,强化统筹,打造精品爱生校园
打造教育强校一定是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强校,要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维提升,落实五育并举育人举措;注重身心,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要通过强化统筹、盘活资源,衔接互通、一体发展,形成重视质量的共识、提升质量的合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立足新起点、扛起新使命,汇文人将继续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教育的高质量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教育新的更大力量。
办公室:办公室以“变与不变”为题述说了面对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深度不断增加、工作对象不断扩大、工作数量不断增加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作用,不断寻求新突破,实现新成长。
后勤:总务后勤中心立足科室职能,积极树立“前勤”意识,追求无缝隙做好后勤服务的衔接工作,用每日的默默付出,努力营造最舒适的环境,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和最得力的保障。
新的一年各科室和学校要始终围绕教育强区建设,坚定不移讲政治、坚韧不拔增本领、坚守底线强作风,将“精准、优质、高效”落实在真真切切的行动上,以扎实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为推动天桥建设现代化强区贡献教育力量。
- 一审: 程娜
- 二审: 王伟丽
- 三审: 李文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