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一劳动节”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字号:
大 中 小



“五一”佳节至,美食共欢时。“五一”劳动节期间,餐饮消费迎来高峰,无论是外出旅游就餐、家庭朋友聚餐,还是网络订餐等需求都大幅增加。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餐饮食品安全,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示如下:
一、外出就餐:慧眼识店,畅享安全盛宴
(一)资质审查严把关
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信誉良好的餐饮单位就餐。进入餐厅时,留意其是否在显眼位置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且证件在有效期内。同时查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等级标识(A、B、C级),A级代表食品安全状况优秀,B级良好,C级一般,建议优先选择等级较高的餐厅,这类餐厅在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卫生管理等方面更为规范。
(二)环境卫生细打量
就餐区域:观察餐厅地面是否干净无油污,桌椅摆放整齐且无明显污渍,餐具摆放有序且光洁无水渍。通风情况良好,无异味,若有包间,检查其卫生状况是否与大厅一致。
厨房区域:若餐厅设有透明厨房或能通过监控看到后厨操作,留意厨师是否规范佩戴口罩、帽子、手套,食材储存是否分类有序,生熟是否分开存放,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理且有盖。
(三)菜品选择有讲究
荤素搭配:点餐时注意营养均衡,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等,搭配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瘦肉、豆类等,减少高油、高盐、高糖菜品的选择,如油炸食品、腌制肉类、甜腻糕点等。
风险规避:谨慎选择生食水产品、凉拌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生食水产品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凉拌菜在制作和储存过程中易受污染,野生菌部分品种有毒,难以准确辨别,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四)用餐过程多留意
餐具检查:使用前检查餐具是否清洁,若有异味、污渍或水渍,可要求更换。尽量选择使用高温消毒的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质量不佳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食物状态:观察菜品色泽、气味是否正常,如发现食物有异味、变色、变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告知餐厅工作人员。
二、网络订餐:谨慎下单,便捷美味两全
(一)平台商家精筛选
平台正规: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管理规范的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这类平台对入驻商家审核严格,能提供一定的售后保障。
商家资质:下单前仔细查看商家公示的证照信息,包括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确认商家经营范围与所售食品相符。同时,查看商家评价和销量,优先选择好评率高、销量稳定的商家。
(二)菜品信息细研读
食品种类:优先选择热食类菜品,如炒菜、炖菜、汤品等,这类食品经过充分加热,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谨慎选择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等高风险食品,其在配送过程中易受温度和时间影响,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特殊标注:若有食物过敏史或特殊饮食需求(如素食、低糖饮食等),在下单时务必在备注中详细说明,提醒商家注意食材选择和制作过程。
(三)配送环节严把控
配送时间:关注商家承诺的配送时间,尽量选择距离较近、配送速度较快的商家,确保食物在短时间内送达,避免因长时间配送导致食物变质。
包装检查:收到餐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清洁,封签是否完好无损。若发现包装破损、封签开启或餐食有异味、变质等情况,应立即拒收,并保留相关证据,及时与商家和平台沟通协商解决。
三、家庭聚餐:用心筹备,守护温馨食光
(一)食材采购重品质
渠道正规:前往大型超市、正规农贸市场等场所采购食材,这些地方进货渠道规范,食品质量相对有保障。避免在路边无证摊贩处购买,以防食材来源不明、质量堪忧。
新鲜安全:挑选食材时,注意观察其新鲜度。肉类应色泽红润、有弹性、无异味;蔬菜要叶片鲜嫩、无黄叶烂叶、无病虫害;水果需表皮光滑、色泽正常、无破损。对于预包装食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避免购买过期或含有过多添加剂的食品。
(二)加工制作守规范
生熟分开:处理食材时,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和容器来处理生熟食品,防止交叉污染。例如,切生肉的刀具和砧板不能直接用来切熟食或水果,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
烧熟煮透:烹饪食物要确保彻底加热熟透,特别是肉类、蛋类、豆类等易携带病原体的食材。烹饪过程中,可使用温度计测量食物中心温度,确保达到安全标准,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控制时间:尽量缩短食物从加工完成到食用的时间间隔,避免食物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剩余食物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再次食用前需充分加热。
(三)聚餐卫生要保障
餐具消毒:聚餐使用的餐具要认真清洗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法,将餐具完全浸没在沸水中煮沸15 - 30分钟;或使用蒸汽消毒法,将餐具放入蒸汽柜中,保持100℃消毒10 - 15分钟;也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餐具消毒剂进行消毒。
人员卫生:参与聚餐的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手部清洁。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应避免参与聚餐,防止疾病传播。
四、维权意识常在线,合法权益共守护
(一)证据留存要及时
若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如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或发现食品存在异味、变质、异物等情况,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剩余食品、购买凭证(如小票、发票、网络订单截图)、食品包装、与商家的沟通记录等。
(二)友好协商先尝试
首先,可尝试与商家进行友好沟通协商,说明情况,提出合理的诉求,如退款、赔偿、就医等。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避免情绪化的冲突,争取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
(三)多途径投诉维权
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热线投诉:拨打12345(12315)热线电话,向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协会求助: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消费者协会可提供专业的维权咨询和调解服务。
平台反馈:通过网络订餐平台提供的投诉渠道进行反馈,引起平台重视并协助解决问题。
- 一审: 田珂雨
- 二审: 谢勇
- 三审: 高美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