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政府报告》确定事项的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全区“24165”工作体系,牢牢把握“品质提升”任务主线,以“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为总抓手,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拧紧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全力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全区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从严落实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切实发挥区安委办综合协调作用,编制并发放《安全生产重要文件汇编》600余份,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进行工作提醒4次,印发工作督查通报12期,量化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强化专委会机制运行,自3月份以来,区安委办组织力量先后到民政(民政安全)、发改(能源安全)、住建(城乡建设、城镇燃气)、教体(教育、体育)、园林(自然资源和园林绿化安全)等专委会牵头部门听取工作汇报,跟踪研判,推动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关口前移。针对“打非治违”“醇基燃料”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成立由区级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将配合单位统一纳入专班管理,利用专班实体化运行机制解决联合行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管质效。依托“泉城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建立具有天桥特色的安全监管基础数据库,全方位优化企业信息、监管责任、检查记录、隐患分析等功能,依托平台建立安全生产“智管码”,通过综合评估企业基本信息完善度、安全教育培训、隐患自查自纠及整改、各级监管部门督导检查和复查等方面,科学划分绿码、蓝码、黄码、红码4个等级,每日更新状态,每周对行业部门、属地街道和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线上推送1次,加强监测预警和工作提醒。其中,对绿码企业,培树标杆;对蓝码企业,精准服务;对黄码企业,加强督导;对红码企业,罚帮并举,通过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推动检查质效稳步提高。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7052家,其中高危企业(项目)128家,一般生产经营单位401家,九小场所6523家,以上生产经营单位除落实属地监管外,区安委办按照职责分工和企业类型分别对44个行业领域逐一明确行业主管和直接监管责任部门,对新兴行业领域和存在监管盲区的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纳入专项库和行业子库管理,对全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逐项落实“实名制”监管责任,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实现各级各部门组织框架、人员构成、安全责任“一图”展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一键”掌控。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审计式”监督检查21715家次,实现3轮次检查全覆盖,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2659项,整改率100%,开展执法专项检查775家次,非事故立案18起,罚款48.58万元,用严格监管、精准执法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三)突出重点领域,推进专项行动。深刻汲取全国各地事故教训,紧盯人员密集、仓储物流等8类重点场所,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959家仓储物流场所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对387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高频次重点监管,采取“双随机检查+专项抽查”“扫街巡查+常态化夜查”等方式,统筹推进电动自行车、校外教培机构、燃气使用场所、宾馆、商市场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拉网式摸排整治行动,切实打通“生命通道”,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逐项“回头看”,坚决防止隐患问题反弹。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各类场所3754家,发现并整治消防隐患8000余处,有效消除因年初生产经营行为活跃、极端天气频发、祭祀活动频繁带来的系统性火灾风险。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工贸、交通运输、违规建设经营性场所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排查外包施工、违规电气焊、高处作业等重点环节的问题隐患,实现全过程安全管理。
二、下一步打算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区安委办将紧紧围绕全区“24165”工作体系,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夯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进一步厘清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夯实属地管理职责,以责任到位推动安全措施到位。全力做好省、市“四进”工作队反馈问题整改和安全生产考评迎检工作,充分运用工作通报、提醒和约谈警示等手段,督促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辖区企业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切实守住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依托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展好“解剖式”现场检查,通过召开现场反馈警示会议,切实达到“检查一家,教育一片”的效果。深入开展5月中旬防灾减灾宣传周、6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抓实教育培训、宣传引导、应急演练,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二)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一是密切关注重点作业环节,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持续深化违规电气焊作业、高处作业、违规施工、外包施工等专项整治提升,加大现场检查频次力度,构建形成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二是开展有限空间专项整治,针对夏季强降雨频发引发的不利影响,在全区范围内组织有限空间拉网式摸底和风险辨识,确保彻底掌握有限空间底数,并根据危险因素种类、参数和特性,制定不同的风险管控措施,重点排查地下管网、污水井等涉水有限空间作业的全环节安全隐患,加大执法惩治力度,确保安全度汛。三是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针对五一、端午假期,提前组织节前安全生产专项督导,适时穿插阶段性专项整治行动,不定期组织暗查暗访和复盘核验,全方位排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三)强化应急处置工作力度。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严防自然灾害引发安全事故。进一步加强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标准化物资仓库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遵守事故报告制度规定,确保遇有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应急处置得当,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 一审: 杨康
- 二审: 张卫东
- 三审: 姜顺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