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济南市天桥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性,赋予了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重要的历史使命。
“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同向发力,我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快速提升,2020年济南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6%,各分类人群科学素质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大联合、大协作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加速形成,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科普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普手段信息化新模式、新路径更加多元,科普活动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公民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日益增强,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区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与弱项。主要表现在: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够高;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科普基础较薄弱,科普传播手段创新力度不足;科普社会动员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正在释放巨大能量,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模式。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更加突出,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对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天桥区锚定现代化强区建设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重塑产业辉煌目标,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省会区域经济中心重要增长极;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动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全力打造省会城市更新样板区;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原则,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深耕教育强区,建设康养天桥,促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着力建设品质幸福之区;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塑成一流营商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实现现代化强区建设的奋斗目标,需要强化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支撑,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聚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需要科学素质建设彰显价值引领作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以高素质创新大军支撑高水平创新型强区建设;聚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更好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打造科学素质建设示范典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夯实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二、决策依据
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山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济南市天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
三、出台目的
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构建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科学素质建设新格局,积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四、重要举措
重点围绕“十四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5项提升行动、4项重点工程。具体为:
(一)5项提升行动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内容概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奠定人才基础。
服务对象:全区青少年
实施内容:弘扬和传承科学精神;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贯通;提升教师科学素质。
2.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内容概要: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服务对象:全区农民
实施内容:倡树科学理性的思想观念;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
3.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内容概要: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服务对象:全区产业工人
实施内容:强化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实施技能兴区行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
4.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内容概要: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服务对象:全区老年人
实施内容: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开展健康科普服务;实施银龄科普行动。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内容概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对象:全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实施内容: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
(二)4项重点工程
1.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内容概要: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服务对象:全区公民
实施内容: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2.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内容概要: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
服务对象:全区公民
实施内容:提升科普创作能力;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推进智慧科普建设工程。
3.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内容概要: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服务对象:全区公民
实施内容: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科技场馆体系;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4.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内容概要:建立健全科普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
服务对象:全区公民
实施内容:建立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和专兼职科普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品牌活动影响力。
五、关键词解释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天桥区科学技术协会
具体联系人:冯江华
咨询电话:0531-85872670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