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问答:“十三五”以来,天桥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成绩?
字号:
大 中 小



“十三五”以来,天桥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济南市关于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畜牧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振兴决策部署,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改造提升,全面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畜禽养殖业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十三五”期间,天桥区对畜禽养殖业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三区”划定。于2017年完成了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关闭搬迁工作,并通过省级现场检查验收。于2020年印发《天桥区畜禽养殖禁养区优化调整方案》,对天桥区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进行优化调整,为全区畜牧业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建立了良好的组织和政策保障体系。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天桥区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天桥分局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制定并印发《济南市天桥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为全面做好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三是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对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一场一策”全面排查,对粪污综合利用情况与粪污设施设备现有基础进行调查摸底,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不匹配的养殖场按养殖品种进行分类治理,因场施策,对每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提出改造建设内容,向桑梓店街道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治理粪污综合利用工作并建设粪污综合利用设施。目前,全区2家规模养殖场场均通过环评备案,治污设施完善。13家专业户建立了粪污综合利用设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配建率达到100%。
四是建立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为抓手,落实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街道、村(居)三级监管体系,形成“全覆盖、无死角、零缝隙”的监管网络,建立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五是规模化养殖场排污许可情况。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版)的要求。至2020年底,天桥区规模化养殖场共2家,均完成排污许可登记,排污许可发证登记率为100%。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